新闻中心
有球迷的地方,就是主场
本文转自:南京日报
□ 孙君文
7月20日,在“苏超”第七轮比赛中,南京队和扬州队共同为球迷奉献了一场精彩赛事。最终,南京队凭借出色发挥,以5∶1战胜对手。尽管比赛在扬州举行,但通过“第二现场”的大屏幕直播,南京城的各个角落也同步上演了一场由足球引发的全民狂欢。
今年夏天,“苏超”之所以如此火爆,“第二现场”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。它打破了传统单一赛场的物理界限,满足了更多球迷对“主场”氛围的需求,这与“苏超”“城市荣誉+全民参与”的理念高度吻合。本场比赛,南京队虽说是客场作战,但在南京城,观赛的氛围依然拉满。从新街口到老门东,从栖霞古镇到熙南里,一个个直播点前挤满了热情洋溢的球迷。南京队和扬州队每一次精彩攻防,都会引发阵阵欢呼。正如一位网友所说:“还没出小区就听到了‘人浪’……”
以“第二现场”为支点,巧妙地串联起“看球、逛吃、消费”的链条,激发了多元消费场景的活力,将“观赛流量”有效转化为“消费增量”。如今的“第二现场”,已成为连接市民情感、激发消费活力的公共空间。它所展现的,不仅仅是“苏超”带来的情感共鸣,更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。
有球迷的地方,就是主场。“第二现场”也是“城市主场”和“魅力窗口”,它擦亮了城市的能见度,展示着城市的文明度。置身于点缀着秦淮灯彩和云锦纹样的“第二现场”,外地游客在观球的间隙也能领略到古都神韵;当南京市民与外地游客同频呐喊、友好互动,则传递出开放、包容、大气的城市品格,使得城市的文明形象可感可触。这种“文体商旅”的深度融合,亦成为“以赛兴城”的强大助力。
一面面大屏,让赛事与城市实现“双向奔赴”。通过“第二现场”,南京正努力打造“赛事引流—场景体验—文化认同”的闭环。这启示我们:当城市将精彩赛事转化为全民共享的公共节日,它所收获的,远不止一场比赛的胜负。